大家可以想像一件事情,面試其實就是一場電影,面試官是進電影院的觀眾,CV就是電影的預告片,把最精彩和最吊人胃口的部分剪輯出來, 至於你的聲音就是預告片裡的旁白或者是電影裡的對話,利用你的表述/聲音,把這些畫面串起來,而所謂的story bank就是這部電影的腳本,要設計所謂的戲劇張力和思考哪些情節才會引人入勝。
聽到這裡,大家應該就可以理解為何story bank重要了吧?缺少了story bank (腳本),會讓你的整個求職面試過程不連貫、也不會有特色。換句話說,其實這部分才是台灣人常常說自己英文表達能力不好的底層問題,缺少了Story bank,大家多數會用流水帳(編年體)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另一邊你的對手是用故事性的方式來表達,因為對於人來說,故事的吸引力大於一切,高下立判。
聽完是不是覺得該捲起袖子來寫自己的story bank了呢?大家若有甚麼疑問或者是想法,歡迎找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