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後我的感想是本書在討論的重點不是work,而是deep (這邊我會解釋成專注),work也不是特別指工作而是泛指任何的任務。人就是充滿矛盾的生物,專注本身的體驗是非常極具獎勵性的但人類天生又有想把注意力轉向膚淺事物的衝動。
用通俗的方式來說人都會想完成的目標,如果這些目標能達成,那達成後的回饋感會提供很大的情緒價值,但在現實中會有雜事干擾和有耍廢的衝動在阻擋你,雖然短時間不會有感,但是時間長了會有到底是在過生活還是在過日子的感覺。
至於該如何順利達成目標,作者也提到心流這個詞,相信大家都多少有這個經驗,有時候莫名做起事來特別有幹勁,像進入到精神時光屋,可以高效的把想做的事情做完,但是要進入心流的難度很大,因為對立面的雜事和耍廢無時無刻向你招手,因此作者在書中重點講解該怎麼做才容易進度心流。
如果你想要消除耍廢對你時間與注意力的成癮吸引,就要給大腦一個有品質的替代方案,所以事先想好你要如何安排時間就變得很關鍵。有結構安排是很好的填充,因為這樣就會開始產生具體行動與明確目標。
關於該如何產生具體行動與明確目標,作者給出一下四個步驟,“專注於極其重要的事 (Focus on the Wildly Important)、取前導衡量行動 (Act on the Lead Measures) 、維持一個引人投入的計分板 (Keep a Compelling Scoreboard) 、建立問責的節奏 (Create a Cadence of Accountability)”
總的來說,對於這本書我覺得還好,這類型的書我更推薦原子習慣跟刻意練習,這兩本書給出的方法務實性更高,這本書我讀起來文謅謅的,看到最後有點鬼打牆,英文不好,念起來頗痛苦。